11月28日上午,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协助下,王如松先生的母校——安徽淮北一中隆重举行“王如松院士纪念室”揭牌仪式暨纪念王如松院士逝世两周年座谈会。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永龙、淮北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方宗泽、淮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钱界殊、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耿丽丽、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景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室副主任何永、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锋和盛学斌、安徽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王刚、《科学时报社》时报中心要闻部主任记者王卉以及淮北市各相关局、委领导和专家莅临。吕永龙和方宗泽为“王如松纪念室”揭牌。
著名生态学家王如松先生生前是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生态学奠基人,生态文明倡导者,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创建者,淮北一中杰出校友。王如松先生1947年9月12日出生于南京市,1962年毕业于淮北一中初中部,1965年毕业于淮北一中高中部,1985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生态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11月28日于北京不幸因病逝世。
揭牌仪式上,淮北一中校长马颖首先致辞,表达了对王如松院士的崇高敬仰与深切缅怀,概括出了如松精神的三点要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进取意识,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科学精神和重情重义、心系家国的人文情怀。马校长表示,要将王如松纪念室建设成为淮北市青少年励志笃学、奋发向上的精神教育基地,成为传播生态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育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
受市委书记黄晓武委托,副市长钱界殊出席仪式并讲话,他高度赞扬了王如松院士的卓著成就与对淮北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杰出贡献。
吕永龙研究员代表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中国生态学学会,对淮北一中隆重纪念王如松院士并建设“王如松院士纪念室”表示衷心感谢。他不仅概括了王如松院士的杰出贡献及其国内外影响,也对充分发挥王如松纪念室的教育意义提出了殷切的期待。
揭牌仪式后,全体人员参观了王如松纪念室,人们又一次感受到了王如松院士光辉的人格风范与崇高的科学精神。
在随后举行的纪念王如松院士逝世两周年座谈会上,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新华发表讲话。陈新华从教育层面解读了如松精神的内涵:永远学习的先进意识,文理兼融的知识素养,崇德乐群的高尚品质。
王如松先生是一位优秀的农工党党员,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耿丽丽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追思缅怀、学习纪念王如松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要继承、弘扬如松先生的优秀品质,学习他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习他团结爱国、崇尚道义、笃行明志的家国情怀,学习他博学求真、坚韧如松、淡泊如菊的伟大人格。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盛学斌研究员是王如松院士的老战友,他深情回忆了与王如松院士共事的众多细节,并提出了自己对如松精神的几点理解:一是敢于提出新理论,不畏惧权威;二是充分利用时间,全身心投入科学事业;三是高尚的人格精神。
座谈在凝重而热烈的气氛中逐渐深入,王如松院士的几位学生代表——任景明研究员、何永教授级高工和李锋研究员也先后发言,表达了对恩师的缅怀之情,学习恩师的治学和工作精神,继承和发扬恩师未竟的事业。
安徽师大王刚处长、王如松院士同学代表刘幼国先生与王如松院士当年的中学老师桑元德先生也发表了讲话。
吕永龙研究员在座谈会上再次感谢淮北一中,并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与教学体会,概括出杰出科研人才需具备的重要素质:前瞻思维、文理通融、综合悟性并乐在其中。他希望王如松纪念室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
淮北一中学生高二(4)班王骁骁同学代表三千多名学生表达了对王如松院士的崇仰之情,并表示要努力学习,求实创新,继承发扬如松精神,踔厉奋发,追求卓越。
座谈会后,吕永龙与马颖共同为“如松书院”揭牌,掀开了淮北一中“实施精致教育,培育雅致人生,创办中华名校”新的一页!
作为纪念活动的一部分,吕永龙研究员受邀在当日下午为淮北一中师生作了题目为“世界著名大学与科教大家的人文情怀”的报告。他与淮北一中师生互动热烈,解答了他们在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和困惑。报告结束后师生反响强烈,一致认为报告非常精彩,从更高层次为学校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6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