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队伍 科研资源 开放交流 科研成果 研究生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进展
欧阳志云研究组在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时间:2017-02-07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欧阳志云研究组在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明确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这两大保护目标的关键区域,首次揭示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对于二者的保护状况,提出了兼顾这两大保护目标的保护区网络优化思路。论文第一作者是徐卫华副研究员,这一研究成果于2017130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Weihua Xu, et al. 2017,doi:10.1073/pnas.1620503114)。 

  保护地空间布局与优化一直是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热点,也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2020年目标的关注焦点之一,兼顾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这两大生态保护目标成为保护地空间布局优化的新方向,但现有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多以生物多样性作为主要保护目标,而对保护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关注很少。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也面临同样的问题。2014年,我国自然保护区有2729个,总面积为147万平方公里,陆域部分占国土面积的15%,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分析评估现有保护区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状况与面临的问题,是优化自然保护区网络、规划国家公园体系、保障国家与区域生态安全的科学基础。 

  本研究以全国生态环境调查评估的成果为基础,综合实地调查、模型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明确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的关键区域,评估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对两大保护目标的保护状况。研究发现,我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布局与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和生态系统服务格局匹配性不高,6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但重点保护物种栖息地和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区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与南部地区。现有的自然保护区网络对不同类群栖息地的保护状况也有较大的差异,对哺乳动物及鸟类栖息地的保护关键区域覆盖比例较高,但对植物、两栖和爬行动物的栖息地,以及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与碳固定等主要服务功能的关键区域覆盖比例较低。 

  研究建议完善国际保护地体系,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体系中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地类型以确保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在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国家自然保护网络体系,优化自然保护区格局,加强对植物、两栖和爬行动物等类群的珍稀物种的保护,建设保护区群,提高保护成效;根据生态系统代表性与典型性规划国家公园体系;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区为基础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 

  本研究从国家尺度系统分析了现有的保护区体系对于生物多样性与服务功能的保护效果,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空间优化、国家公园体系总体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其他国家保护地建设提供借鉴,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2020年目标的实现提供新的途径。 

  该研究得到全国生态环境十年变化(2000—2010年)调查评估项目、保尔森基金会等资助。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723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94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