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植被建设是生态系统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主要措施。1999年以来我国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生态恢复工程,黄土高原地区是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研究组联合遥感地球所吴炳方课题组,将遥感监测和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相结合,定量研究了退耕还林还草前后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固碳服务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08年期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系统固碳量增加了96.1 Tg(相当于2006年全国碳排放的6.4%)。该区域生态系统从碳源转变为碳汇,生态系统净固碳能力从2000年的-0.011Pg上升到2008年的0.108Pg。研究证实了退耕还林还草是该区域生态系统固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植被固碳以每年9.4 g C m-2 的速率持续增加,植被固碳增加的最高值出现在年均降水为500 mm左右的地区。土壤固碳的增加稍显滞后,将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年限的进一步增加发挥出巨大潜力。研究还建议为了使生态系统恢复获得最大的投入产出效益,在生态建设中,应根据当地的降水条件选择适宜的植被恢复类型。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97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相关论文10月3日发表于Nature出版集团的Scientific Reports。
论文链接:http://www.nature.com/srep/2013/131003/srep02846/full/srep02846.html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