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首  页  实验室概况 研究队伍 科研资源 开放交流 科研成果 研究生园地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成果 > 最新进展
水热梯度变化下不同尺度森林水源涵养量的观测与估算

通过对2006-20115-10月北京东灵山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特征各分量的观测,研究了站点和景观尺度的森林水源涵养量变化,并与相同植被气候带的六盘山站的森林水源涵养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收集并分析1998-2008年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东部森林样带四个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白山站、北京东灵山站、会同站和鼎湖山站)森林水源涵养量变化。结果表明,在东灵山森林生态系统中,林冠截留和土壤蓄水分别占最大水源涵养量的44.5%53.2%,枯落物层蓄水约为2.3%。坡面径流量落叶阔叶混交林最高54.9mm,油松林最低24.7mm。雨季降水量在350-500mm范围内减少时,坡面径流量急剧下降。景观尺度上,不同森林类型的雨季实际水源涵养量为80.4-106.8mm,不同坡度等级的水源涵养量变化较大,为45.5-142.2mm,雨季总的实际水源涵养量占年最大值的60.5%。对降雨量及其季节分布以及森林类型相似的六盘山和东灵山的数据分析发现,六盘山和东灵山的坡面径流量平均为37.2mm63.1mm,小流域产流量分别为20.1mm10.6mm,表明地形坡和土壤属性的差异极大地影响着坡面和小流域尺度的产流。东部森林样带的数据分析表明,在景观尺度上,各种森林类型加权的单位面积水源涵养量的大小次序为鼎湖山>会同>长白山>东灵山,没有呈现出严格按照水热梯度的变化,九种主要森林类型的水源涵养量大小依次为杉木林>阔叶红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林>落叶松林>油松林。

 
【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版权所有 © 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京ICP备05002858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18号 邮编:100085  联系电话:010-62941033